诗词大全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屡下丝纶唤不来,来时已作去安排。
吾宗有此好兄弟,欲往从之天一涯。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是宋代文学家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屡次下令召唤他,却已经离去安排。
我族中有这位好兄弟,我愿意与他一同去到天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被召唤却已离去的亲密兄弟。诗人表达了对这位离去兄弟的思念和渴望,表示自己愿意与他一同追寻梦想,一同走到天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亲密兄弟的思念。屡次下令召唤的词句传递出诗人对兄弟的追求与期待,而他已经离去安排的描述则暗示了兄弟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安排。诗人深情地称这位兄弟为"我宗中的好兄弟",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与珍视。

诗中的"天一涯"一词意味着遥远的地方,代表了诗人愿意与兄弟一同去往未知的远方,共同追寻理想和梦想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洁,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兄弟的渴望,反映出宋代士人重视情感交流和友谊的思想风貌。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人愿意放下一切,与兄弟一同踏上未知的旅程,勇往直前。这种追求自由、追求梦想的精神,与宋代士人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压力下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相呼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总之,《读王伯大都承奏疏》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亲密兄弟的思念和向往。通过情感的抒发,描绘了诗人对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热切渴望,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情感表达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跨弄蹄驴,住疏壁院,千古遗风今再见。吞吐何须栗棘蓬,煅炼已成丹九转。倾出瓶壶,寒光闪电,扶危妙在通权变。

  • 《和潘德久韵》

    曾读桐江路上题,斯文便合请君司。向来吴会连朝语,晚岁扬州七字诗。忧世自怜闻道晚,论心犹恨结交迟。帆樯百里孤吟罢,坐爱雄风约雨师。

  • 《作塞上射猎行》

    塞云委地如泼墨,恶风吹沙变黄黑。紫髯将军柳叶甲,银騣护阑白玉勒。铁林子弟八九千,饮马渡桥过河北。沙漠黓地古战场,寸草不生地皮赤。将军指呼令鼓鼙,旌旆悠悠动坚壁。壮夫露股挟纩温,蕃马鞘脚寒有力。龟手荷戈指欲坠,气结冰凌满须历。前驱萧萧近林翳,军声业业震金革。

  •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

    闭不予者若能以韩干二散马易之者盖可许也复次前韵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従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一篇独异论,三占従

  • 《题施好古示龚学古瘦马六言》

    画马不学韩干,我知八仰十翁心。使皆肥□□□,□□□□□可斟。

  • 《采莲曲二首》

    东湖采莲叶,西湖采莲花。一花与一叶,持寄阿侯家。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下作锁子藕,上作双头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