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五代史》

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
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
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
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读五代史》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唐朝的衰落不是一日之功,追溯到开元年间。历史记载着十四位帝王的传承,始终告诉我们历史的穷尽。从来根基坚固,暴戾之人又岂容易被征服。唉,梁周之间的历史啊,终究没有一个人能够始终如一地统治天下。兴起没有经久不衰的德行,灭亡如同烛火在风中熄灭。那时的积蓄之火上,曾经废弃了歌声和钟声。

诗意:
《读五代史》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对唐朝历史的思考和对五代时期的评价。诗中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时期的动荡。作者指出唐朝的衰落并非一时之事,而是从开元年间开始逐渐显现的。他提到了十四位帝王的传承,强调历史的穷尽,暗示了唐朝的王朝更迭与历史的无常。作者通过描述梁周之间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够长久统治天下,表达了对权力的怀疑和对历史循环的觉察。最后,他指出兴起没有经久不衰的德行,灭亡如同烛火在风中熄灭,暗示了一代王朝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才能,还需要历史的积淀和人民的支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唐朝的兴衰和五代时期的动荡。通过对历史的点评和对人事的思考,作者表达了对权力的怀疑和对人性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唐朝的衰落与开元年间的远溯、根基强固与暴戾之人难以征服的对比,以及兴起与灭亡的对比。这些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凸显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事的变幻。通过这首诗词,作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和人性矛盾的时代景象,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 《秋霁》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 《自题读书堂》

    窗外卷帘侵碧落,槛前敲竹响青冥。黄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风生龙虎醒。

  • 《偈颂十二首》

    平沈大地,高出虚空。机先坐断,游戏神通。须弥灯王立下风。

  • 《晓晴》

    晴光弄晓色,云物共昭回。岂唯山川豁,觉我怀抱开。便欲御冷风,飘摇跨蓬莱。不视人世间,往往隔嚣埃。

  • 《喜晴》

    始喜晴天照眼明,忽惊风雨报秋声。天公也念悲秋客,还扫群阴作晚晴。

  • 《菩萨蛮(别意)》

    江梅未放枝头结。江楼已见山头雪。待得此花开。知君来不来。风帆双画鹢。小雨随行色。空得郁金裙。酒痕和泪痕。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