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如涂金,光彩发美器。
所宜玉石间,模写传千祀。
坚坚孝子心,森森柏庭閟。
岂与石麒麟,原傍斗苍翠。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读永叔所撰薛云卫碣》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碣石上所刻的薛云卫的文章,赞美其文采如黄金一般灿烂,光彩夺目,堪称美丽的艺术品。这样的文章应该被放置在玉石之间,以模仿并传承千年。诗中还表达了薛云卫坚定的孝子之心,他的家庭庭院中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与石制的麒麟相比,更显得庄重肃穆。整首诗以赞美薛云卫的文章和他的品德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家庭美德的崇敬。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文章如涂金,光彩发美器。
所宜玉石间,模写传千祀。
坚坚孝子心,森森柏庭閟。
岂与石麒麟,原傍斗苍翠。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赞美薛云卫的文章和他的品德。作者将薛云卫的文章比作涂抹上黄金一样,闪耀着美丽的光彩,堪称珍贵的艺术品。这样的文章应该被放置在玉石之间,以模仿并传承千年。诗中还表达了薛云卫坚定的孝子之心,他的家庭庭院中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与石制的麒麟相比,更显得庄重肃穆。整首诗以赞美薛云卫的文章和他的品德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家庭美德的崇敬。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文章之美:诗中用"涂金"来形容薛云卫的文章,形象地表达了其文采的辉煌和美丽。这种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珍贵和璀璨。
2. 文化传承:诗中提到薛云卫的文章应该被放置在玉石之间,以模仿并传承千年。这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对优秀作品传承的呼吁。
3. 孝道之心:诗中描绘了薛云卫坚定的孝子之心,他的家庭庭院中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这种形象展示了薛云卫对家庭美德的追求和孝道的重要性。
4.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将薛云卫的家庭庭院与石制的麒麟进行对比,突出了柏树的庄重肃穆。这种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凸显了薛云卫的高尚品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赞美薛云卫的文章和他的品德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家庭美德的崇敬之情。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老子犹龙不可亲,庄周与蝶孰为真。补还石鼎吟边句,飞作临皋梦里人。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