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裂常包割地羞,扫平忽雪载天雠。
穹庐山蹀完颜血,露布新函守绪头。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端嘉杂诗二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幅裂常包割地羞,
扫平忽雪载天雠。
穹庐山蹀完颜血,
露布新函守绪头。
这首诗词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通过一定的解读才能理解其含义。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对战乱时期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期望。
诗的第一句“幅裂常包割地羞”,可以理解为国土被分割、破裂,使人感到羞愧和痛心。这句话暗指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分裂。
第二句“扫平忽雪载天雠”,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平定战乱,消除仇恨,使国家恢复和平。其中,“雪载天雠”意味着希望能够消除仇敌之间的仇恨,实现和解。
第三句“穹庐山蹀完颜血”,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山上洒满了完颜部的鲜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惜和对生命的珍视。
最后一句“露布新函守绪头”,意味着希望能够重建国家,守住国家的基业,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和和平的期望。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象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闲。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玄晖旧宅略无存,太白来游爱是间。占作醉眼床一只,谢家山是李家山。
日出客心喜,路平人足轻。风高不成冷,雨过有余清。水落溪鱼出,村深田鹳鸣。胜游须秀句,多愧谢宣城。
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发与衰翁。
西山不到几经春,玉山犹能一再临。太白峰前成梦境,直从总角到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