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略古无对,外庸今最良。
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
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
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端明殿学士张公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英略古无对,外庸今最良。
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
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
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
诗意:
这首诗词运用了古代文人的典型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和对往昔风采的怀念。诗人认为古代的政治精英才智卓越,而当今社会却缺乏这样的人才。他感叹人们对逝去的时代感到惋惜,因为现在的时局已经不复古时的繁荣与辉煌。诗人提到了官员履职不力、太守失职的情况,以及朝廷的星宿康庐突然消失,红旗飘扬在清湘江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和对过去荣光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古代政治精英的赞美,暗示了对当今社会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时代发展的担忧。他对过去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都在诗中得以体现。最后两句描述了康庐星消失和红旗飘扬,暗示了时代的变革和政治局势的动荡。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时代命运的思考。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