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身顾影世滔滔,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端明无惰赵公哀诗二首》是刘克庄所作,属于宋代的诗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端明无惰赵公哀诗二首》
中文译文:
惜身顾影世滔滔,
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
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
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
若为飞渡浙江涛。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赵公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赵公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赵公为国家和人民奋发图强、不惧困难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赵公去世的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赵公的敬仰之情。首句“惜身顾影世滔滔”表达了作者对赵公无私奉献、不畏艰难险阻的赞赏之情。第二句“叹息斯人振古豪”则突出了赵公过去的英勇事迹,使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接下来的两句“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表达了作者对赵公的怀念之情,表明即使赵公已逝,但他的功绩和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接着,诗中表达了对赵公贫贱不改的赞美,以及赵公高洁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最后两句“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表现了作者对赵公的深深哀思,以及将泪水比喻为浙江涛水,暗示着作者对赵公英勇事迹的赞美如同滔滔江水一样永不停息。
总之,刘克庄的《端明无惰赵公哀诗二首》通过对赵公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忠诚奉献的伟大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赵公的深深敬意和悲痛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通过对赵公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晨装归路雨,春酒别筵花。马带云过岭,人同燕到家。罢官趋觐好,不是谪长沙。
遥夜沈沈如水。风系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至交类萍梗,离合宁前知。相思梅花发,岂待中郎吹。
我家城中烟云乡,秋风晴日千桂香。交游半是渔樵郎,门前水深能潮江。和诗到此推砚牍,必不能教鬼神哭。何如且向桂花中,快泻鹅黄入杯玉。去年试君当夏初,知君直气非狂夫。平生批龙编虎须千言万言长短书。诚斋许人以文字,须待其人有余味。君今莫问且速来,不醉明朝花满地。
秋夕淮天不肯明,壮怀冲斗若为情。卧闻隔水吹三弄,又喜孤城报五更。
歌召非周陕,褎黄谢汉台。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