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更化开皇极,中兴兆赤符。
节摽千岁历,气协五时图。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更化开皇极,
中兴兆赤符。
节摽千岁历,
气协五时图。

中文译文:
时光流转,世界变幻无常,
国家兴盛之兆已显现。
端午节承载着千年历史,
五时的景象与气象相协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景象,以及端午节的庆祝意义。首先,诗人洪咨夔提到"更化开皇极",意味着时光的变迁和国家的兴盛。"中兴兆赤符"表明国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预示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

接着,诗人提到"节摽千岁历",指的是端午节的传统由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屈原纪念活动,现在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诗人通过提及这一历史悠久的节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两句"气协五时图"表明五时的景象与气象相协调。五时指的是古代的五时制,即春夏秋冬和中夏,用来表示季节的变化。诗人意味着端午节的到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呼应,显示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盛时代和传统节日的美好景象。洪咨夔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将国家的兴盛与端午节的传统相联系,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和端午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时光和节日庆典的向往和祝福。

  • 《见源来自越一雨巢松来自吴同过松寥阁赋此示》

    得地江山胜,时当秋气深。虽从吴越至,何间去来心。日落尔时现,潮生如是音。楼台面水月,处处足登临。

  • 《山行行歌十首》

    砌穴萧森隔土桥,项梁城领最萧条。羽衣歌此招魂魄,直送旙旗上九霄。

  • 《峡山寺上方》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 《檐蔔花盛开因赋四韵》

    桃杏空为涧上霞,移根争似觉王家。众香不复推觉水,六出分明是雪花。柳岸风连荷叶上,葛巾人坐竹阴斜,题评更得吾诗后,醒睡从今合胜茶。

  • 《赠章使君》

    善战无如新息侯,汉兵才度绿萝州。爱君挽我陶溪粟,直到洋河水口头。

  • 《潇洒亭》

    郡因贤守得佳名,水态山光会此亭。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