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是唐代杨巨源所作的一首诗词。诗的内涵表达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一特殊节日里,严肃而庄重地参加朝仪,庆祝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彩丝线细如织,翻风展开又复收。
正是五月初五日,天命从九天降。
内侍手中珍宝箱,轿楼上的酷暑驱。
远远知晓准确时令,钟鸣火云催人走。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具体的描写手法,文字简洁而意境深远。描绘了五彩缤纷的丝线,轻盈地随风飘舞,美丽而生动;表达了五月初五这一特殊日子的重要性,以及九天之上的神仙赐予的祝福;描述了内侍手中的珍宝箱,散发着清澈的光芒,象征着庄重与庆典;通过轿楼上的酷暑驱赶,强调了朝廷的严肃和神圣。整首诗从细节入手,透过诗人的文字化身,带领读者感受到了端午节日的热烈和神秘气氛。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将端午节仪式化为一场隆重庆典,并从细微之处展现出朝廷的盛大和庄重。诗人通过运用象征和描写手法,展示了端午节庆祝的场面、人们的欢乐和团聚的场景。其中的五彩丝线、珍宝箱等形象,将人们的欢庆之情之美,浓缩成了文字的形式。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能够感受到唐代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和庆祝。整首诗以律诗的形式写就,字里行间凝聚着对节日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描写端午节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庄重的氛围。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端午节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体验到了唐代人们对端午节庆祝的情感。

  • 《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 《松源山》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 《句》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 《百舌》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 《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