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

香黍筒为棕,灵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黍筒为棕,灵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的景象。香黍筒用来包裹粽子,灵苗和艾草则用来驱邪避疫。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节日的物品,表达了端午节的喜庆和祈福之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通过物品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氛围。香黍筒和灵苗艾是端午节的重要象征,它们代表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诗人通过"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这句话,表达了端午节的传统和习俗在岁月中不断传承,节日的意义和价值始终保持新鲜。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词质朴自然,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描绘节日的物品和氛围,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中,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和祝福。这首诗词既是对端午节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 《出游》

    东阡南陌适逢晴,小蹇轻装短作程。白水满陂秧马跃,绿阴遶舍纬车鸣。过村小妇凭墙看,入寺高人揽祴迎。剩倩东风吹柳絮,放翁诗到此时成。

  •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 《刘节妇》

    大江东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铁瓮长城北枕江,中有三槐节妇堂,壁立万仞之高冈。自别母氏归刘郎,中朝琼树摧秋霜。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笙不吹双凤凰。络纬夜啼月上房,烛光照泪垂汪汪。纺绩给朝莫,群雏忽成行。生处同室居,死期同其藏。新阡种松三尺强,黛色已见参天长。

  •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杜门本畏人,门开自无客。孤坐忽三年,心空无一物。

  • 《春郊偶作》

    春泥过雨屐声悭,野水危桥欲度难。世路迷人肠断处,黄昏天气麦秋寒。

  • 《游虎潭》

    崖悬怯吾顾,潭空沁我心。匪斯涉游趣,敬慎识官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