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
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端午节时皇后的喜庆景象。

诗词的第一句“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通过描绘槐树的绿叶初合和繁盛的榴花,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繁荣景象。这里的槐绿和榴繁艳也可以象征皇后的美丽和威严。

第二句“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则表达了人们在端午节庆祝活动中的喜悦心情。翠筒传角黍指的是传递角黍的翠竹筒,角黍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这句诗意呼应了端午节的庆祝氛围,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庆祝活动,展现了端午节时皇后的喜庆和庄严。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赞美和对皇后的敬意。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
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时皇后的喜庆景象。通过描绘槐树的绿叶初合和繁盛的榴花,以及人们庆祝活动中的喜悦心情,诗词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皇后的威严美丽。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庆祝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赞美和对皇后的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喜庆和庄严,让人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 《瑞莲歌》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 《春日湖上(四首)》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 《落花》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 《再归秦川》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 《观陵》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 《琴泉》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