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非因掩面留遗爱,自为难忘窈窕贤。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端午帖子·夫人合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岁月的流转和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散风流岁月迁,
The clouds disperse, the years pass by,
君恩曾不减当年。
Your favor, my lord, remains unchanged from the past.
非因掩面留遗爱,
It's not because I hide my face to conceal my love,
自为难忘窈窕贤。
But because I cannot forget your elegance and virtue.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诗中的“云散风流岁月迁”描绘了时光的流转,暗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然而,作者对妻子的感情却始终如一,他说“君恩曾不减当年”,表达了他对妻子一直以来的深深感激和珍惜。
接着,诗中提到“非因掩面留遗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愿掩饰自己的爱意,不愿隐藏自己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一句“自为难忘窈窕贤”则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美丽和贤淑的难以忘怀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它展示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和对家庭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赞美。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