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梁、罗,迟、适小名)。
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苏轼的《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梁、罗,迟、适小名)。
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与子由分别后,又一次相聚在端午节的情景。诗中描述了苏轼匹马前来参加佳节,孩子们对他的到来感到高兴,准备了典衣和鸡黍来款待他。苏轼怀念家乡的水饼,同时也对楚国的困苦感同身受。他打算喝醉并畅谈西川的事情,不再顾及自己的官职身份,而是愿意与那些醉心于酒色的人为伍。苏轼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前往古刹拜访禅宗祖师,与他们进行高谈阔论,甚至拿梁、罗、迟、适等小名来测试他们的诗律造诣。最后,苏轼回来后调侃着说笑,以此安慰自己内心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亲情和诗文的热爱。诗中表现出苏轼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依恋,尤其是对端午节的寄托和思念。他用纤细的笔触,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儿童的喜悦、家乡的怀念以及对楚国境况的愤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诗人独特的感悟和表达方式展示出来。

此外,诗中也显露了苏轼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愿意放下身份与那些糟曲困熏的人一起畅饮畅谈,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真实人性的追求。而他带着三个孩子前往古刹访禅祖的情节,则表现了他对思想、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并欣赏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整首诗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在忧伤与欢乐之间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力。这首诗深入浅出地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的思维和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 《疾邪诗》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 《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

    故人怆久别,兹夕款郊扉。山僮漉野酝,稚子褰书帷。清露泫珠莹,金波流玉徽。忘言我造适,瞪视君无违。但令静胜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 《施君作诗赠谦师亦求拙句乃作五十六字缀其后》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

  • 《上安晚先生郑左相》

    直上昭文便乞闲,貂蝉鬓底未全斑。静看世事千年后,总在梅花一笑间。松菊主宾虽自得,君王休戚暗相关。更须正笏岩廓上,整顿皇家若泰山。

  • 《口占三首》

    雁雁呼其群,饮宿不相放。春至且北归,秋来复南同。

  • 《简项仲宗游亭皋》

    试从沙渚入荆城,十里金堤掌样平。晓露香留红芰湿,午风清逐白苹生。柳边系马频酤酒,沙际呼鱼旋作羹。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辍暇偕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