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对菊花二首》

躬耕遇岁真吾事,牛下齐儿妇妾歌。
招饮风烟过闲日,遶篱栽菊可如何。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对菊花二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躬耕遇岁真吾事,
牛下齐儿妇妾歌。
招饮风烟过闲日,
遶篱栽菊可如何。

第二首:
双轮少似辙前尘,
御苑香随御史频。
谢朓雄文终有句,
一生菊花白得真。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淡泊和乐观的心态,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第一首诗以躬耕为题材,表现了作者在农田劳作中与岁月相遇的真实感受。诗中牛下的齐儿、妇妾的歌唱象征着农田的繁忙和生机。作者在闲暇之余,邀请亲友共享美酒和自然的风景,同时围绕篱笆种植菊花,表达了对闲适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

第二首诗以御苑中的菊花为题材,描述了御史频繁来往于御苑之间,香气随之弥漫。诗中提到了谢朓,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章中也常常提到菊花。作者对谢朓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表明作者一生都热爱菊花,认为自己的菊花种植得非常出色。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农田景象和御苑中的菊花,作者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

  • 《水心先生为赵振文作马塍歌次韵》

    洛阳牡丹隔万里,棘荒姚魏扶不起。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滕酒。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

  • 《野意亭》

    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晴来海色依稀辩,醉后乡愁积渐微。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

  • 《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 《句》

    日将先圣诗书教,暂作文翁守郁林。

  • 《送洪右史赴召三首》

    月宿南斗穷何遣,爬沙脚手钝可咍。一生冰清但糠粃,两鬓雪白独尘埃。达人疑剑未免按,夷途荐毂谁当推。公乎行矣断国论,能忘料理忍穷枚。

  • 《定风波》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更饮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