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对雪六首》

草树惊全失,山河望转非。
片时藏地险,底处极天围。
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
乘风还有意,故去点人衣。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对雪六首》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草木惊觉一片凋零,山河眼中景色非常。
片刻间躲藏的地方险恶,底处如天一般包围。
楼阁半空轻盈地相互追逐,檐前急速地自由翱翔。
乘着风还有些意愿,故意离去点缀人的衣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感慨。作者以雪作为意象,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思考和感慨。

在诗中,草木在雪的覆盖下凋零,山河的景色也因雪而改变,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作者描述了雪景的瞬息万变,一会儿隐藏的地方险恶,一会儿又仿佛是天空包围的底部。这种描述呈现了雪景的不可捉摸性和变化无常的特点。

诗中提到的楼阁和檐前,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景象。楼阁半空,雪花轻盈地相互追逐,檐前的雪花急速飞舞。这些描写展示了雪花的活力和自由,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转瞬即逝的美好。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风的运用的想象,乘风而行的雪花在离开时还带着一些意愿,点缀了人们的衣裳,给人以美的感受。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即人生如同飘忽不定的雪花,带着一丝意愿,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首诗词通过对雪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隐喻,表达了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喜雨》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 《江边》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 《望晓词》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 《扈跸建康道中值雪二首》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 《汪{左山右客}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小诗应大笑,笑我

  • 《赠颍阳知县刘烨著作》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