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晚凉徐度一襟风。
天分风月相管领,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
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不妨举盏成三人。
胡仔(1110~1170) ,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元任,胡舜陟次子。绩溪(今属安徽)人。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
著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60卷。三十二年,复任福建转运用司干办公事。3年任满,归隐苕溪, 续成《苕溪渔隐丛话》后集40卷,合前集为一百卷。清代收入《四库全书》,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这部古典诗论著作重印出版。另著有《孔子编年》5卷。
《苕溪渔隐丛话》可视为一部简明而形象的北宋诗歌发展史。它重视大家,尤其是北宋四大家;推尊苏黄等元祐诗人;重视创作的时代氛围以及前代作家如杜甫等对宋诗的巨大影响。《丛话》在诗史观上“宗唐祧宋”,既肯定宋诗的历史地位,又对其创作得失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丛话》突破前人以“品”分类的体例。以“大家、名家”为纲编纂、既能真实地反映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能给诗人以准确的历史定位。《丛话》别裁真伪的考辨和论评,对后代的诗话影响深远。
胡仔(1110~1170) ,字元任,胡舜陟次子。绩溪(今属安徽)人。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为广 西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转文林郎、承直郎,就差广西提刑司干办事。居岭外7年。十三年,其父遭秦桧陷害,遂隐居浙江湖州之苕溪,“日以渔钓自适”,自号苕溪渔隐。
《对月用促句换韵格》是一首宋代时期的诗词,作者是胡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玻璃色莹长空,
烂银盘挂屋山东,
晚凉徐度一襟风。
天分风月相管领,
对之技痒谁能忍,
吟哦自恨诗才窘。
扫宽露坐发兴新,
浮蛆琰琰抛青春,
不妨举盏成三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蔚蓝的玻璃色晶莹挂在长空,
如破碎的银盘悬挂在山东的屋檐,
夜晚的凉风轻轻吹拂衣襟。
天地间的风景如同画卷展开,
对着这美景,如何抑制内心的激动?
忍不住吟唱,自叹诗才匮乏。
扫地宽坐着,发现新的灵感,
一批批浮蛆般的忧虑抛却了青春,
何妨举起酒杯,成为三人共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对月光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首先,诗人用形容词"青玻璃色莹"来描绘夜空的美丽,使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接着,诗人使用"烂银盘挂屋山东"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月亮高悬在东方的屋檐上的景象。
诗的第三句描述了夜晚的凉风拂过衣襟,给人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这一句也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思绪的起伏。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责。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抑制内心对美景的激动,渴望将这种感受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然而,他却自嘲诗才不佳,无法将内心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自己坐在宽敞的地面上,发现新的灵感和创作的动力。他抛却了忧虑和束缚,不再纠结于年华的流逝,而是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美景和快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诗人内心的反思,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以诗人自省和对美的赞颂为主线,具有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说水泉甘。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观有明皇碑,言梦老子告以享国长久之意。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芻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军
扬雄老病久思归,家在成都更向西。邂逅王孙驰驿骑,丁宁父老问耕犁。禅房何处不行乐,壁像君家有旧题。德厚不妨三世将,时平空见万夫齐。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皙皙,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西山好,西山好,天开画阁胜蓬岛。千峰尽头地脉舒,万顷如掌湖光抱。清风佳月自时节,暖翠晴岚互昏晓。逢人大观夙契心,小筑数閒谋退老。欲归去来不由身,妙庄严域须手了。平平稳稳经理去,纖纖悉悉工夫到。栋宇峥嵘巾笠凑,钟鼓震撼钵盂饱。今日何日满十分,是空非空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