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鳌山面紫宸,豪华曾见夹城春。
至今魂梦钧天奏,投老宦游穷海滨。
随分尊罍奉佳客,记时灯火照严闉。
年来大觉欢情减,聊与风光作主人。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恩平灯夕忆上都旧游呈座客》是宋代黄公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回忆游历上都的经历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盛景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恩平灯夜回忆起上都旧游,献给座上的客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回忆起在上都的旧游时光,抒发了对往昔辉煌景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之情。首句中的"千尺鳌山面紫宸"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景色,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接下来的"豪华曾见夹城春"指的是当年在夹城观赏到的豪华景色,使人回想起那段时光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钧天奏"表示即使到了今天,诗人的灵魂仍然在天空中奏响。"投老宦游穷海滨"表达了诗人在年老之后,以游历贫困的海滨为乐,感叹时光的流逝。"随分尊罍奉佳客"表明诗人虽然境遇不佳,但仍尽力款待来访的贵客,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欢愉情感的减少以及对风光的把握。"记时灯火照严闉"描述了诗人倚灯时光,照亮了严闉,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记忆中的一幕。"年来大觉欢情减,聊与风光作主人"则表达了诗人年岁增长、欢愉情感减少的感受,他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与风光为伴,成为风景的主人。
这首诗词通过对往昔旧游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思考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以自然景物和情感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对过往的回忆与当下的心境相融合,使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