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明经亦巨儒,巧迎封禅意何如。
相如未死犹知耻,却了相如死后书。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儿宽》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儿宽》中文译文:
射策明经亦巨儒,
巧迎封禅意何如。
相如未死犹知耻,
却了相如死后书。
《儿宽》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名叫儿宽的角色。他是一位聪明而博学的学者,精通射箭和经书,被称为巨儒。他巧妙地迎接封禅的仪式,但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呢?在儿宽之前,已经有一个叫相如的人,他在临死之前仍然感到羞耻,因为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然而,即使儿宽追溯相如的事迹,他的行为是否就能够弥补相如未尽的责任呢?
《儿宽》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儿宽的形象,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儿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他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迎接封禅仪式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然而,作者通过对相如的提及,暗示了仪式和外在表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和责任。相如在临死之前仍然感到羞耻,意味着他认识到自己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儿宽的聪明才智和巧妙表现是否足以弥补相如未尽之责?
这首诗词在表面上描述了一个人物形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生意义和责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伦理和个人行为的关注。它提醒人们,外在的成就和表现不能代替内心的真实与责任感。这种思考引发了对人们应如何面对挑战、履行责任以及追求真正的意义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金风玉露。喜鹊桥成牛女渡。天宇沈沈。一夕佳期两意深。琼签报曙。忍使飚轮容易去。明日如今。想见君心似我心。
舟横别港赴鸥约,人立斜阳等燕归。心事一春拈不出,两堤杨柳又绵飞。片云筛雨过横塘,衬断苹风作晚凉。意快短檠推不照,柳边听月对啼螀。
公馀纵目望江山,万化穷来冈象间。闻说圣君将下诏,未容清澹与僧闲。
稼桃复稼李,照影落春水。渡头看青杨,翦剪从风起。裁书写连环,殷勤问行李。一笼幺凤翼,一系青鸾尾。江南三月天,群英烂如绮。开到芜菁花,春事良未已。何当缓缓归,荡漾绿波裹。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净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