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也获金印,籀文秦不如。
情知非鬼篆,恨不识天书。
池静龟游罢,庭闲鹊斗余。
春风还旧物,疏俊独怜渠。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二十二弟获金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描述了季也获得了一枚金印,与秦朝的篆书相比,金印上的文字并非鬼篆,作者对此感到遗憾,因为他无法辨认金印上的天书。诗中还描绘了池塘静谧,乌鸦在庭院中嬉戏。春风吹拂着旧物,而作者独自欣赏着这些疏落而俊美的景物。
这首诗词通过对金印和篆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文字的向往和敬仰。金印象征着权力和尊贵,而篆书则代表着古代文字的美感和神秘性。作者对金印上的文字感到遗憾,表明他对古代文字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渴望和敬畏之情。
诗中的描写以静谧的池塘和庭院为背景,通过春风吹拂旧物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独自欣赏着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独特而美丽事物的独特眷恋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金印、篆书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文字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转和美丽事物的感慨和赞美。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