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满竹,隔溪鱼舟。
可人如玉,步渫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登咸通十年进士第,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卒,年七十二(据两《唐书》本传)。补诗一首。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
细细的松树,下面有水波荡漾。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以群松和流动的水波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晴雪满竹,隔溪鱼舟。
晴朗的天空中飘着雪花,竹林上铺满了洁白的雪,河溪对岸有一艘渔船。
这句诗通过描写雪景和竹林,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宁静。
可人如玉,步渫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可爱的人如同美玉一般,悠闲地步行探寻幽静之地,心境沉浸其中,停下来欣赏美景,空阔的天空一片蔚蓝。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人物在山水间徜徉,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这个人物的神态出奇地古老而异域,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句诗表达了这个人物的风采和气质与众不同,无法用凡俗的语言来描绘。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他的风姿犹如月亮初升时的清晨,如同秋天的清爽气息。
这句诗通过比喻,将这个人物的美妙与优雅与自然界中的月亮和秋天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他的卓越之处。
整首诗词以描绘山水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物的卓越,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大自然的向往。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宁静、美好的心灵享受。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