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底春前探物华,一枝初发竞相夸。
如今千树离披后,却爱迟开三两花。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二月道傍梅花》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道旁的梅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腊底春前探物华,
一枝初发竞相夸。
如今千树离披后,
却爱迟开三两花。
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下面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进行分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二月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腊月底部分梅花已经开始绽放的景象。梅花作为寒冬中的瑞雪兼具花香,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赞美之情。
赏析:
首句“腊底春前探物华”,以腊月底的时节为起点,表明作者在冬季的尽头已经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花朵的美丽和繁盛。诗人借助梅花的初现,预示着大自然即将迎来春天,给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觉。
第二句“一枝初发竞相夸”,描绘了梅花初开的景象。在寒冷的冬季,梅花独自绽放,充满生命力和自信。这里的“竞相夸”表达了梅花之间的竞争和自豪,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第三句“如今千树离披后”,描述了经过一段时间后,梅树上的花朵已经变得更加茂盛。这里的“离披”意为花瓣展开,形成一片片的花海,给人以繁荣的景象,也表达了春天的临近。
最后一句“却爱迟开三两花”,表达了梅花开放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即使只有几朵花,仍然令人喜爱。这里的“三两花”表示少量的花朵,但它们的美丽和独特性仍然引人注目。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赞美之情。以寒冷的冬季中孤零零的梅花为主题,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以及对繁荣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做个逍遥出世人。都缘传得好根因。收聚琼花香馥郁,新新。自然不住饮甘津。便把虚无常作伴,更将清净永为邻。贪养胎仙宁著假,真真。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不见泰山,一得百覆。文王之囿,草羡泉足。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寒日征骖懒复回,经宵仍喜驻岩隈。径盘幽迹遥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晓影瘦猿窥涧溜,夜声肥羜灹炉灰。我心非动我非静,白足禅僧无妄猜。
青州从事难再得,墙底数樽犹未眠。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