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嗟为客久,羇旅过淮时。
雪野挑蔬瘦,霜天暖酒迟。
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
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二月三日舣舟徐城戏呈戚郎》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二月三日乘船游玩徐州城时的景象,表达了他作为客人久居他乡的感叹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嗟为客久,羇旅过淮时。
雪野挑蔬瘦,霜天暖酒迟。
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
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冬日的雪野、霜天和船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客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自嗟为客久,感叹自己作为客人已经久居他乡,长时间离开故乡。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在淮河畔的旅途中所见的景象,雪野中挑担蔬菜的人瘦弱,霜天中温酒的人迟迟不至,这些景象都映衬出他的孤独和离乡之苦。
接下来的两句“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化的感慨。他将时间比作一辆下坡的车,万事如同一盘棋局,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最后两句“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他将自己比作一艘孤舟,靠近古老的祠庙,暗示着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久居他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休心绝是非,灭意除人我。酒色气财无,生死轮回躲。祥光结宝花,玄露成珠颗。自是遇仙槎,便得携云朵。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
清江向晚采莲稀,独倚兰膛久未归。目断可堪人不至,斜风细雨湿罗衣。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惜花急晨游,起坐旦未达。骑马去踏花,朝雨马蹄滑。落花委尘泥,花香在羅襪。猗兰觅余春,牡丹尺未发。游子何时归,使我幽愤豁。目断回雁书,遥遥楚天阔。
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捲樽。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彫虎枉招魂。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