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
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二月十四日清晨起床时看到的海棠花。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
除去了牡丹花,海棠成为第一美。
艳丽超过红白之外,芬芳在有无之间。
这首诗词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提到了牡丹花,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国花,代表着富贵和繁荣。然而,作者却将牡丹除去,将海棠视为更加美丽的花朵。海棠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赞美为“花中之王”。作者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强调了其艳丽的颜色和芬芳的香气,将其视为春天中最美的花朵。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美的追求:诗中作者将牡丹除去,将海棠视为更加美丽的花朵,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独特之美的欣赏。作者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
2. 春天的喜悦:诗中提到的二月十四日是春天的季节,作者在清晨起床时看到海棠花,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海棠花作为春天的代表之一,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
3. 艳丽与芬芳的并存:诗中提到海棠花的艳丽超过了红白之外,而芬芳则在有无之间。这种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全面赞美,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还有内在的香气。这种并存的美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美感,给人以愉悦和赏心悦目的感受。
诗翁雅镇玉溪山,褒玺飞来玉节还。为报佳音天日近,南薰殿里正催班。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
两年作县越江湄,回首乡关未得归。华发又惊佳节换,青云堪叹故交稀。山村细雨梨花发,茅屋东风燕子飞。潦倒不须嗟薄宦,且将樽酒送斜晖。
贫不攻九嶷玉。倦不憩三危峰。九嶷有惑号。三危无安容。美物标贵用。志士励奇踪。如何祗远役。王命宜肃恭。伐鼓功未着。振旅何时从。
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