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书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着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新诗忽见相州红。
然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
这是一首宋代陈著的诗词《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中文译文:
身是书中老仆童,
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
犹有三峰着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
新诗忽见相州红。
然时流俗滔滔去,
铁石心肠独我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豪的情感,描述了作者陈著的境况和心境。陈著自称“书中老仆童”,指自己在书本中是个普通的人物,身份低微。他身穿布衣,不追随时尚,不受世俗风尚的影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定立场。
虽然他没有多少财富和名望,生活在一个贫穷的街巷里,但他仍然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他提到了“三峰着睡翁”,暗示他有幸居住在山水秀丽的环境中,享受自然风光的陶冶。
诗中还提到了“虚室漫留庄叟白”,这里指的是作者陈著的居所。他的房间里,常有乡野老者前来拜访,这些老者智慧丰富,给予了作者很多指导和启示。而“相州红”则指的是庄叟留下的新诗,这些诗歌让陈著感到惊喜和骄傲。
最后两句“然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流俗的深深不屑。作者认为时代变幻,世俗纷扰,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心如铁石般坚定,与时代格格不入。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描绘了一个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但内心独立和坚定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时代浮躁的不屑。整首诗情感真挚,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作用。
风舞花旛万缕轻,石炉香冷一灯明。坐来耳目身心静,仿佛慈云礼纖声。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
恶钳鎚下番身,未必锋芒发露。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