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法会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珩。这首诗以形象的描绘描述了法会院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晚上登临的遗憾和对远景的向往。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占金山胜,
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
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
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
不惜上层楼。
诗意和赏析:
《法会院》通过诗人吴珩的笔墨,描写了法会院壮美的景色,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第一句“地占金山胜”,表达了法会院地理位置之优越,巍峨的山脉宛如一座金山,给人以壮丽之感。
第二句“泉分银汉流”,形容法会院的泉水如银汉般流淌,清澈而明亮。
第三句“杉篁能护翠”,指的是法会院周围的松树和竹子,宛如护卫着翠绿的景色。
第四句“猿鹤似惊秋”,以猿猴和鹤鸟作为景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生动地表现了山野的清静与自然的恬淡。
第五句“祗恨登临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晚上才登上法会院的遗憾之情,希望能够早点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第六句“宁辞取次游”,表示诗人宁愿放弃其他机会而再次游览法会院,可见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描写了法会院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十分秀丽。诗人表示不吝惜时间和精力,愿意爬上高楼,尽情欣赏这美景。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法会院的壮美景色,传递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描写山川秀美、水景清澈和景物丰富的特点,诗歌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择取,将对法会院的喜爱和向往融入了诗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淡雅、舒适的感觉。
十里五里一值浅,千愁万愁过徐城。王君论与河流阻,杜老谈思月色清。岸若屹墙空自面,树如张盖欲谁倾。二人党及亲朝夕,更晚更迟何计程。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霜浓草白兔初肥,苍鹘调拳猎犬携。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
达宦吾乡旧罕闻,跻荣两禁止三人。二公嗟已归长夜,一老知能得几春。轩冕但堪遮俗眼,湖山正限乐天真。不妨日日花前醉,已是行年及七旬。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春云黯黯未成晴,落尽缃桃见紫荆。薄宦驰驱双鬓改,流年荏苒寸心惊。幽花映水浅深色,啼鸟穿林高下声。几许风光欠行乐,夜寒和雨听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