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
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
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中文译文:
金茎露,金茎露,
超越了九霞觞。
捻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吞风香。
不老乃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到端平。
记得那是秋天,除去烦恼,眼界开阔,
近年走过大路来到南京。
楚制兴起众多学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辰翁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寿庆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金茎露、菊花、月亮和风等景物,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首先,金茎露被提到两次,象征着珍贵的宝贝。九霞觞是一种传说中的仙酒,而金茎露被形容为超越了它的存在,暗示寿庆之喜更胜于仙人的宴会。
接着,诗人描述了将菊花捻碎如玉屑,盘中满是和月吞风的香气。菊花象征着秋天和长寿,而和月的画面则表达了祝福的美好愿景。满盘的菊花和盘中的和月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繁盛、美好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不老丹方,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的经历,以及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不老丹方指的是长生不老的仙丹,暗示了寿庆的愿望。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则表达了作者的年纪和对平安长寿的祝福。最后一句提到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楚制起诸生,可能是指作者的旅行经历和对楚国文化的赞赏。
整首诗以寿庆为主题,通过描绘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和表达祝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并传达出一种欢庆和祝福的氛围。
道人生长清淮西,地荒战血孤鬼啼。饱知浊世一朝菌,摆落羁馽全天倪。穿霞踏月半区宇,山水名胜随攀跻。我来欣逢大条左,握手便许论刀圭。蕊珠七言素探讨,敷析秘奥开群迷。绵绵玄牝斡两曜,夜半虚室腾虹霓。同居蜀客话清简,物理返笑庄生齐。坳堂烛暗坐顷刻,石头路净缘高低。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吏隐清风几百年,长松修竹满坛前。汉皇若听三书谏,未必先生便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