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发南康夜泊灨石中》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
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
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发南康夜泊灨石中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
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
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译文:

我这倦游的客人乘着小舟,春天的溪水忽然变得暗淡了。
群山笼罩在昏暗的色彩里,孤独的停舟却有一种美妙的趣味。
夜色中的山转向长江,红色月亮倾吐在深深的树林中。
松树上吹着清风,花间的露水泛起波光。
险峻的石头俯瞰潭水的涡流,跳跃的湍水妨碍着顺流而下。
不仅仅是提醒谨慎之意,也感到深深的害怕。
稍稍出了回雁峰,明亮地登上了斩蛟柱。
连起的云彩朝向重重的山脉,遥遥望着还未进入钟路的迷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位疲惫的旅行者夜晚停舟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溪水变暗、群山笼罩在昏暗色彩中,以及夜山转向长江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神秘。通过以夜晚停舟的方式观赏夜景,诗人表现了对孤独停泊的美妙感受。诗人还通过描绘清风吹拂松树和花间露水泛起的波光,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险峻的石头俯瞰潭水的涡流和跳跃的湍水妨碍着前行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种警示,更体现了诗人对险厄和困难的害怕。然而,诗人还是从回雁峰出发,勇敢地登上了斩蛟柱,向着重重的山脉和迷茫的未来前进。这体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

整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行者的心理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整个诗词清新幽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唐代诗人擅长的山水田园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