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译文:
法曲法曲歌大定,
积德重熙有余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
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
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
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
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
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
不令夷夏相交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法曲和美列圣的音乐歌舞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期望和祝福。
诗中提到的“法曲”指的是一种以法横笛伴奏的歌舞形式,频繁出现的“法曲法曲”形象地展示了音乐活动的繁荣和重要性。诗人以庄重的语气表达了对大定、开元两个时期的政治盛泽和社会富庶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兴衰和社会团结的期望。
诗中对唐朝历代皇帝的赞扬体现了白居易的政治态度,他希望在和平和繁荣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最后几句诗中,白居易表达了对音乐的理解和希望,希望能够欣赏到气韵华丽的正华音乐,并呼唤夷夏之音不要相互干扰,保持和谐。
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对音乐和历史的交融,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景和对社会的关切。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对美好生活和兴盛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安定。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余。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自午而及申,磨盪未还初。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已谓华生世,不复睹亦乌。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前时缙绅谓,占度
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游蜂误入船窗里,飞去飞来总是情。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季子黑貂敝,得无
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谁堪去乡意,亲戚想天末。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江皋见芳草,孤客心欲绝。岂讶青春来,但伤经时别。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
镇静一如无,颁条甫月馀。来惟居传舍,去不识兵厨。健判风生笔,精祈雨洒车。丈夫何必假,行矣两轮朱。
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