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青春晚,经行此日初。
柔条桑著眼,短穗麦生须。
竹外云埋屋,花边水绕渠。
个中容我老,肯遗子公书。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发绍兴》是一首宋代刘宰的诗词。诗人以绍兴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留滞青春晚,经行此日初。
柔条桑著眼,短穗麦生须。
竹外云埋屋,花边水绕渠。
个中容我老,肯遗子公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绍兴为背景,描写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他的青春已经逝去了,而现在已是傍晚时分,而他所经过的这一天也刚刚开始。
诗中出现了柔条桑著眼、短穗麦生须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绍兴的自然景观,也以此与自己的心情相对照。柔条桑著眼可能指的是柔软的桑叶覆盖了眼前的景物,短穗麦生须则是描述了麦田的景象。这些描写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形成了对比。
接着,诗人运用了竹外云埋屋、花边水绕渠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恬淡的意境。竹外的云彩笼罩着房屋,花朵点缀在水渠的边缘,这些景象给人以安宁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个中容我老,肯遗子公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接受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诗人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但他仍然乐意遗留给子孙后代一些公共的财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发绍兴》通过对绍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光阴易逝和自己年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社日西风吹角巾,一樽强醉汝江滨。杏梁燕子还堪恨,归去匆匆不报人。
银珠络髻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君侯重行乐,相将腰鼓迓年光。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诗酒会,成陈迹。山水趣,今谁识。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谩回。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