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
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发粟至石陂寺》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蓦水穿山近更赊,
三更燃火饭僧家。
乘田有秩难逃责,
从事虽勤敢叹嗟。
中文译文:
突如其来的洪水穿越山峦,逼近更加贫瘠的石陂寺,
在深夜的时候,僧人点燃火炬来煮饭。
即使耕田有秩序也难以逃脱指责,
尽管勤勉从事,却不禁感慨叹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象,洪水突然来袭,将一个本来就较为贫瘠的地方——石陂寺——进一步困难之境。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僧人们点燃火炬,勉力煮饭。诗人通过描述田地的秩序无法抵挡灾难,以及勤劳从事的人们仍然无法摆脱困境的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平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人们的艰难处境,通过对洪水和夜晚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无助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田地秩序的提及,暗示了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对劳动者的不公,使诗中的困境更具现实意义。最后两句"从事虽勤敢叹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无奈和苦闷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无奈,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特点。
无计酬春独有诗,倚栏终日候晴晖。东风渐属新桃李,帘幕深深燕子飞。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邈哉郭先生,卷舒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於惟骑省,神艺造古。狝兔璇窟,吸蜍银浦。千文爰袭,百体具举。庆云澄霭,清风垂露。鸟迹观象,鱼书辨鲁。仓创籀述,峄夸咸诅。如周金版,如岐石鼓。制比邈健,势穷斯妩。游史逊妍,冰书挈度。悠悠千载,孰是去取。寥寥几人,他莫比数。世遗赵璧,宝及康瓠。{左目右宾}心何尚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一夔方佐舜,二公还相周。三杰从高祖,四皓屈留侯。五龙翔日边,六逸啸溪头。七贤傲竹林,八仙隐糟丘。九老山中卧,十友方外游。百炼竟不变,千载存风流。名节良足贵,万事真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