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閒。
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是一首宋代王之道的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法云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地方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新诗的喜悦。
译文:
法云寺坐落在湖边的几亩山上,
我手持杖藜偷得一片宁静时光。
昨天刚刚告别了长久居住的巢县,
又欣喜地发现新诗在壁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在这个僻静之地的宁静和自在。他用杖藜偷偷地来到这里,享受着片刻的安逸。在他离开巢县的前一天,他刚刚告别了长期的居住地,而现在他又发现了新写的诗作,这使他充满喜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法云寺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他以杖藜偷得一朝闲暇的行动来表达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法云寺作为一个僻静的地方,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逃离纷扰的空间,让他能够享受到片刻的宁静和自在。
诗中的"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表达了诗人离开巢县的离别之情,但又在法云寺的壁间发现了新写的诗作,这给他带来了喜悦和激动。这种对新诗的发现和创作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法云寺的闲适心情和对新诗的喜悦。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创作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感悟。
与君三春别,成此一会期。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桃红媚墟圃,竿绿遍川坻。覆觞申宿恋,开秩问新知。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多少沈檀结筑成,望仙为号倚青冥。不知孔氏何形状,醉得君王不解醒。
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