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石湖堂上书,烟云鸥鸟不关渠。
奥篇隐帙诚难了,辞愿一鸱开鏁鱼。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蕃所作。诗人以范参政自己建造的资政宫祠为题材,表达了对该建筑的赞美和敬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梦石湖堂上书,
烟云鸥鸟不关渠。
奥篇隐帙诚难了,
辞愿一鸱开鏁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范参政所建的资政宫祠的景色和氛围的赞叹。首句中,诗人说自己在梦中书写了石湖堂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这座建筑的向往和景色的美丽。第二句以烟云、鸥鸟来描绘资政宫祠的宏伟和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其建筑风景的赞美。第三句中的"奥篇隐帙"指的是这座建筑内收藏的藏书,诗人表示这些珍贵的书籍难以完全理解和阅读。最后一句中,"辞愿一鸱开鏁鱼"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畅然自在地访问这些书籍,像一只自由自在地游动的鱼一样。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范参政自建的资政宫祠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其文化底蕴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建筑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范参政所建的资政宫祠的宏伟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它既表达了作者对范参政的敬意和赞美,又展示了作者对文化底蕴和知识的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建筑和其中蕴含的文化的热爱和推崇,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