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梵天寺二首》

路上中峰势屈盘,尘埃踪迹到终难。
秋杉影射经窗冷,夜浪声摇睡榻寒。
云过闲轩香篆润,日移幽砌藓痕干。
吟馀静立凭栏久,极目长江水渺漫。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梵天寺二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上中峰势屈盘,
尘埃踪迹到终难。
秋杉影射经窗冷,
夜浪声摇睡榻寒。
云过闲轩香篆润,
日移幽砌藓痕干。
吟馀静立凭栏久,
极目长江水渺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梵天寺的景色和意境。诗人站在寺庙的路上,远望中峰,发现它的形态曲折屈盘,无法预料尽头。沿途的尘埃踪迹始终存在,无法消逝。秋天的松树倒影冷冽地映照在窗户上,夜晚的浪声摇动睡榻,使人感到寒冷。云彩飘过时,闲适的轩阁中弥漫着香气,阳光照射在石阶上,青苔的痕迹逐渐干涸。诗人吟咏完毕后,静静地站在栏杆旁,长时间凝望着远处长江的水面,感叹它的浩渺无边。

赏析:
这首诗以梵天寺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慨。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描绘了中峰的形态曲折,给人以神秘而奇特的感觉。尘埃踪迹的存在,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使人感到无法逃离时光的消磨。秋杉的倒影和夜浪的声音,给人以寒冷和孤寂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诗人通过描绘闲适的轩阁,香气的弥漫和石阶上的藓痕,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岁月流转的感慨。最后,诗人凝望长江的水面,使诗词的意境达到巅峰,给人以广袤无垠、壮丽辽阔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豁达。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梵天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摹,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触动。整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给人以深思和震撼。

  •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 《再至长安》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 《卜算子 前后各带喝马一声》

    信任水云游,欣放灵猿傻。要去随霞恣害风,乘良马。稳坐香罗帕。南北与东西,选甚高和下。处处来回得自如,呈弓马。会把明珠射。

  • 《春日杂言十一首》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谬陪吾益友,只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泥情斜拂印,别脸小低头。日晚花枝烂,釭凝

  • 《哀江南》

    病魂招得未浑全,暝倚秋屏岂是禅。一梦忽成霜蝶去,草深三迳若为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