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泛五云溪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中文译文:
漂流在五云溪上,我远远地问了一位白髯老人。
佛庙耸立在千峰之间,人家独立在一个孤岛之上。
鱼儿倾斜着身子,露出荷叶之上;
蝉儿在柳树丛中大声鸣叫;
急浪激起车轴的声音,微波荡漾起钓竿;
石苔缠绕在船桨上,山果拂过船舷;
我更加停留在千个村庄过夜,溪桥和剡山相通。
诗意和赏析:
《泛五云溪》是唐代许浑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描绘五云溪的景色,展示了山水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中以漂流在五云溪上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溪中的景色和与之相映的人们的生活,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处。诗人用典雅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溪水中的画面,如鱼倾斜露出荷叶,蝉声噪在柳树林中等。这些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诗中还提到了佛庙和人家,佛庙象征着信仰和宁静,人家则代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佛庙和人家相映成趣,凸显出宗教和生活的并存。这种宗教与人文的融合,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元和谐。
整首诗以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类生活为主线,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呈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画卷,给人以恬静之感。
通过描绘五云溪的景色,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以近乎闲适自然的风格,展现了田园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传递了一种宁静与愉悦的情感。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