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范阳王挽词二首》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范阳王挽词二首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中文译文:
范阳王挽词二首

称颂贤相为国家的杰出人物,清流承传于世代。
公才掩盖了整个夏朝,文风改变了当时的风尚。

陪葬的人变成了鹤,去世的人可惜如同龟。
如今在洛阳,纸贵得连太冲词也写不完。

赠送徽章与衔级,为了求得秘密草书成。
客人跟着朝露一样消散,人们像夜舟一样惊慌。

在蒿草之间送别衣冠,来到松门之下迎接印绶。
谁能知道杨伯能起来,如今他再次面对伤痛和荣耀。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宋之问为范阳王写的挽词。诗人赞颂了范阳王的贤相之才和其在文风演变中的贡献。诗中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之情,以及时光流转中人事如水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范阳王的深深怀念。诗人用对比手法,将范阳王比喻为鹤,表示对他的赞美;而陪吊的人则像是可惜的龟,暗示人亡如植物逝去的朽木。诗人同时也抱怨了当时文化的变迁,洛阳纸贵,即写不完。最后几句则表达了送别和欢迎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洞察人情的思考。

整首诗呈现出深情厚意,抒发了对范阳王的敬爱和缅怀之情。以简短明快的音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思索。

  • 《正月庚申朔》

    春来节物一番新,今岁仍逢腊里春。莫讶连宵清不寐,只缘守岁守庚申。

  • 《长芦江口》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渔歌。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示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蹏。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

  • 《赠陈执中》

    虎目猿身形最贵,祇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