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却携藜杖更来游。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中日食三斗尘,
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
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
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
却携藜杖更来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方城与亲兄弟共聚于心远亭的情景。诗人身处旅途中,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转,他在北方离开,又经过南方,如今已是新的一年。他与兄弟们在亭中短暂停留,共享一杯酒,心灵相通,品味着相同的人生体验。山上的云气持续整日,竹林吹拂的声音没有辜负秋天的美景。诗人对明年的人生旅途充满疑虑,但他仍然带着藜杖,准备再次出发,继续游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和人生感悟。诗人在客居他乡的旅途中,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替。他与亲兄弟共聚于心远亭,一起品味酒,彼此心灵相通,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诗中的博山云气和竹林的声音,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秋天的喜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诗人带着藜杖再次出发,意味着他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抒发了诗人身世之感,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由的追求,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共鸣。
琳宫深处小桃红,当日玄都事已空。今见花开浑似旧,不知又隔几春风。
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
暖地难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鸟故园声。秋乐从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将身与世,浑似柳梢轻。
路到龙楼处,阴森觉有灵。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似与师相识,非关此一时。散花空习气,卓锡露威仪。苦行人皆说,安心鬼不知。石梁寒瀑夜,令我发深悲。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发。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