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寒日好,岁晚早梅开。
帆脚随风转,江流与岸回。
坐怜青嶂远,静见白鸥来。
水驿三千里,斯游亦壮哉。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放船和子远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之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旅行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温寒日好,
岁晚早梅开。
在寒冷的冬天,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尽管时值年末,梅花已经开放。
帆脚随风转,
江流与岸回。
船帆随着风的吹拂而转动,
江水流向岸边又回荡。
坐怜青嶂远,
静见白鸥来。
坐着欣赏远处青山的壮丽景色,
静静地观赏着白鸥飞来。
水驿三千里,
斯游亦壮哉。
水路上的旅途长达三千里,
这样的旅行也是壮丽的。
诗词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梅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和勇气。帆脚随风转、江流与岸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律动和变化。诗中的青山和白鸥,使人感受到远方的宁静和美丽。最后,描述了水路旅行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由和冒险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旅行的赞美,诗词给人以宁静、豁达和追求自由的感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冒险的向往。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晴日烘开栗玉葩,懶随霰雪送年华。淮乡地冷开虽晚,竟是人间第一花。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