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放姑恶》

为怜心折骨仍惊,四十方兄博汝生。
从此直须防巧中,著身未稳莫先鸣。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放姑恶》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放姑恶》

为怜心折骨仍惊,
四十方兄博汝生。
从此直须防巧中,
著身未稳莫先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警示。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事件或人物,但通过抽象的表述,喻良能传达了他对人们行为与心态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对于善良之心在现实中受挫的痛心。"为怜心折骨仍惊"这句暗示了作者对于善良心灵受到伤害的忧虑和震惊。在这个冷漠和复杂的社会中,人们的善意往往会受到伤害,也让人难以接受。

接着,诗中出现了"四十方兄博汝生"这句话,这是作者对于人们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的揭示。"四十方兄"可以理解为指代各行各业中的人们,而"博汝生"则暗示了人们追逐个人利益的心态。在这个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陷入勾心斗角的境地,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冷漠。

最后两句诗"从此直须防巧中,著身未稳莫先鸣"是作者对于人们应对现实的建议。他告诫人们要警惕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防范狡猾和诡计的存在。只有在个人立足点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不要轻易发声。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同时也是对于个人安全和生存的一种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中人们行为和心态的观察和思考。喻良能以他独特的诗意,呼吁人们在现实中保持警惕和谨慎,不忘初心,不轻易表态,以求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

  • 《题桃源》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陪冯使君游六首》

    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翛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

  • 《唐诏监簿池阳市征》

    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萍密浮罂剂,蒪丝杂釜羹。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

  • 《和曼叔》

    官路飘蓬奈别何,塞垣相见此情多。酒樽重喜为亲寿,华发犹能继子歌。行树坐思新种色,断冰应泛晚来波。紫荆山下游从少,独把雕章醉后哦。

  • 《冬夜》

    忽忽流年恨,悠悠独夜情。向人灯欲语,遶舍露如倾。梦每轻千里,愁偏怯五更。殷勤桑落酒,好为解余酲。

  • 《减字木兰花(五劝)》

    酒巡未止。更说五行人听喜。康节淳风。说道诸公运数通。乞浆得酒岁在申酋,乞浆得酒。更检戊申前定寿。亥子推何。甲子生年四百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