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静无一物,心生有万端。
曾将魂魄练,不被鬼神瞒。
纵步地虽窄,仰头天自宽。
裁诗偏得偶,遇卦只成单。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方壶自咏》是宋代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壶自咏,它的性质安静无一物,而我的内心却荡漾着无尽的思绪。曾经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不再受鬼神的蒙蔽。纵然行走的道路狭窄,仰望天空时,却感受到了无限的宽广。写诗时得到了偶然的灵感,卜卦时则只获得了单一的答案。
诗意:
这首诗以方壶为象征,描绘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境遇。方壶本身是静谧的,没有任何物质存在,但作者的内心却充满了万千思绪和情感。通过修炼心灵,作者能够超越鬼神的迷惑和诱惑,保持清醒和坚定。尽管周围环境有限,作者仰望苍穹时却感受到了自由和无限广阔的心灵空间。在创作诗歌时,作者能够偶尔获得灵感,但在卜卦时只能得到简单的答案。
赏析:
《方壶自咏》通过对方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方壶的空灵和宁静与作者内心的丰富和活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宋代,修炼心灵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追求,作者通过修炼,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迷惑所左右,保持着内心的清明和坚定。尽管生活的环境有限,但作者通过仰望天空,感受到了无限的宽广和自由。诗中的裁诗和卦象也是宋代文人常用的表达方式,裁诗是指创作诗歌时的灵感突现,而卦象则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预测。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对心灵追求的坚持,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身与感悟之道。
草树已秋声,郊原喜晚晴。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下箸槎头美,传杯瓮面清。追欢犹可勉,徂岁不须惊。
危峰抹黛夹晴川,树簇红英草碧烟。樵客云僧两无事,此中堪去觅灵仙。
花随春尽觅无痕,尚续馀欢索侑尊。一曲未终人已去,西园灯火欲黄昏。
逐日愁闻雨,今朝喜遇晴。云开山卖状,月出海生明。天地有常理,古今无限情。静中观世变,安得见河清。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