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方壶自咏》

三万六千刻,四千三百时。
不思人事汩,只怪岁华驰。
拚命尝因道,忘家亦为诗。
幽怀聊自遣,俗子莫令知。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方壶自咏》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万六千刻,四千三百时。
不思人事汩,只怪岁华驰。
拚命尝因道,忘家亦为诗。
幽怀聊自遣,俗子莫令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方壶自咏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中的数字“三万六千刻,四千三百时”暗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岁月的匆忙。诗人感慨岁月的飞逝,使他无暇思考尘世间的人事纷扰。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求道义的探索中,甚至忘却了家庭的牵绊,而将诗歌创作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他在幽静的心境中,借着自己的情感寄托,消解内心的苦闷,自我安慰和抚慰。

赏析:
《方壶自咏》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汪莘内心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的数字和诗句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节奏感。通过数字的排列和描述岁月流逝的词句,诗人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和对生活短暂性的感慨。他表达了对尘世繁华、俗世琐事的厌倦,将自己的精力和心思倾注于追求道义和写作诗歌的过程中。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追求高尚的精神,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将自己的情感聚焦在方壶自咏的意象上,借此找到了安慰和自我解脱。这种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诗词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生活和艺术追求的思考。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自我解脱和内心寄托的追逐。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诗意,是宋代文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思考的精彩写照。

  • 《月下小酌》

    草树已秋声,郊原喜晚晴。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下箸槎头美,传杯瓮面清。追欢犹可勉,徂岁不须惊。

  • 《招西洞道者》

    危峰抹黛夹晴川,树簇红英草碧烟。樵客云僧两无事,此中堪去觅灵仙。

  • 《西园席上记事》

    花随春尽觅无痕,尚续馀欢索侑尊。一曲未终人已去,西园灯火欲黄昏。

  • 《雨后有感》

    逐日愁闻雨,今朝喜遇晴。云开山卖状,月出海生明。天地有常理,古今无限情。静中观世变,安得见河清。

  • 《宿法华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 《好事近(赠赵制机)》

    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