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访皇甫道士》

道人留谈话,竹院寂无声。
沽酒童来缓,题窗诗已成。
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
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访皇甫道士》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赵汝鐩拜访皇甫道士的情景,表达了对道家思想和修行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人留谈话,竹院寂无声。
沽酒童来缓,题窗诗已成。
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
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宁谧的场景。诗人拜访皇甫道士,在竹院中留下来与道士谈话,整个院子安静无声。沽酒童悠然而至,诗人坐在窗前已经写出了一首诗。诗中还提到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显示了道士的高尚品味和精致生活。最后,诗人将席子移至临近的檐下,仰望着高挂的明月,双腿横放在焦桐上,享受着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和修行的向往。竹院的静谧与无声象征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道人与诗人的谈话也体现了对道教智慧的渴求。诗人坐在窗前写诗,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对艺术的追求。海珍纫紫菜和仙品渍黄精则象征了高尚的品味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最后,诗人将席子移至檐下,仰望明月,展示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享受。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传递出对道家思想和修行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

  • 《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 《沁园春(送宗人景召游姑苏)》

    世路如秋,万里萧条,君何所之。想鲈乡烟水,尚堪垂钓,虎丘泉石,尽可题诗。橙弄霜黄,芦飘雪白,何处西风无酒旗。经行地,有会心之事,好吐胸奇。一邱封了要离。问世上男儿今有谁。但一尊相属,居然感慨,扁舟独往,可是嶔崎。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匆匆去,

  • 《留寄沈介石高士》

    名山隔风雨,几度梦空驰。谷口重来路,云根旧别时。玄门尊老宿,白发长婴儿。欲问还丹事,林深鹤已知。

  • 《诈者吟》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 《对菊》

    菊花相菊一长欢,公是公非话总难。以道义交堪傲俗,得渔樵趣不须官。纷纷落叶山初瘦,隐隐平沙雁已寒。天气欲晴又欲雨,百年心事满栏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