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访梅》

荒寒茅屋是谁家,独木桥横小迳斜。
却是无人行到处,春风先已到梅花。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作品评述

诗词《访梅》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荒寒茅屋是谁家,
独木桥横小迳斜。
却是无人行到处,
春风先已到梅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贫瘠的茅屋,问道这里是谁的家。一座独木桥横跨在弯曲的小径上。然而,尽管这里人迹罕至,春风却已经先行到达了梅花树下。

赏析:
《访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而荒凉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孤寂与贫困状况的思考。荒寒茅屋和独木桥都是贫困生活的象征,而小径的曲折斜陡则增加了环境的荒凉感。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尽管这个地方鲜有人迹,春风却已经先行到达了梅花树下。这种对春天希望的描绘使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希望与坚韧的情感。

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贫困环境的抱怨,但又透过对春风和梅花的描绘传递出希望和坚持的力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春风已经到达梅花树,预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到来。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呼唤读者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坚持。

  • 《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 《还至呈兴春事已过绿阴木森然小圃可爱摘青梅》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 《题苏州楞伽寺》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 《湖上梅花歌四首》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 《湖岭下十里是为湆澹滩行者多至此舍舟》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