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乏著靴鬼,梦中言更明。
起家尤感励,为吏极廉平。
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
奏篇真确论,何日遂施行。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方兴化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庙乏著靴鬼,梦中言更明。
起家尤感励,为吏极廉平。
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
奏篇真确论,何日遂施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方兴化的境遇和内心感受。方兴化出身卑微,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逐渐崭露头角。他在梦中得到启示,使他的言辞更加明晰。他在起家的过程中倍感鼓舞,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坚持廉洁正直的为吏之道,得到了赞许。他的名声声名鹊起,但他对朝廷的纷繁事务却变得漠不关心。他渴望能够真实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但他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实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方兴化的心境和对官场的看法。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如"庙乏著靴鬼",意味着方兴化身处官场的困境,感到迷茫和无助。"梦中言更明"则表达了他在梦中得到启示,思路更加清晰。诗人通过对自己起家和为吏之道的自豪感的描绘,展示了他在官场中的拼搏和坚持廉洁的态度。
诗中的"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表达了方兴化对朝廷官场的冷漠和疏离感。他的建议和意见或许被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被真正采纳和执行。最后两句"奏篇真确论,何日遂施行"则道出了他对自己的期望和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真实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实施。
整首诗词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官场中的官员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反思。方兴化的经历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官场的一般特点,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遇的渴望。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