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放鱼矶》

一丝公不挂,钓饵也怜渠。
旧日垂竿地,临流只放鱼。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放鱼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丝公不挂,
钓饵也怜渠。
旧日垂竿地,
临流只放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放鱼的场景,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情和豁达的心境。诗人钓鱼时,不仅仅将鱼作为钓饵,而是对鱼产生了怜爱之情。他心中没有私欲,一丝私心都没有挂在鱼线上,表达了一种无私的境界。诗人怜惜鱼儿,将鱼作为他的伴侣,放在水中,不捕不杀,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深情和豁达心境。首句“一丝公不挂”,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心中无私无欲的态度,将自己与鱼儿相比较,强调了对鱼儿的怜爱之情。第二句“钓饵也怜渠”,通过“怜渠”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鱼儿的同情和爱护,将钓饵与鱼儿的关系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鱼儿的关注和关心。第三句“旧日垂竿地”,描绘了诗人过去垂钓的情景,给人以回忆之感,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重感。最后一句“临流只放鱼”,表达了诗人的行动和态度,他将鱼放回水中,不捕不杀,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钓鱼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情和豁达的心境,以及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善良和对自然界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笔触,道出了一种无私和谐的心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