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访原仲》

布及自昔有遗才,白首穷经隐涧隈。
门掩青山朝暮色,客来浊酒两三杯。
鸿冥岂复惊尘网,鹗荐虚闻达帝台。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间杖屐喜相陪。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访原仲》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听闻自古以来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
年老时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隐居在深山之中。
门户紧闭,只见青山朝朝暮暮的变幻色彩,
有客人来了,我便倒上几杯浊酒。
天空高远,何惧尘埃的纷扰,
就像鹗鸟将虚妄的传闻献给帝王的宫殿一样。
我也随心所欲地沉浸在山谷幽静之中,
享受着云间的漫步,喜欢与山中的杖屐为伴。

诗意和赏析:
《访原仲》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原仲"指的是隐士或学者,象征了追求知识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倾听古代智者的故事,以及自己隐居山中、与山水相伴的生活,表达了对知识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布及自昔有遗才,白首穷经隐涧隈"表明诗人对历代有才华的人的赞叹之情,他们在年老之时仍然不断追求知识。接下来的"门掩青山朝暮色,客来浊酒两三杯"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静谧而自由,有客人来访时,诗人以浊酒招待,展现了他的豁达和随性的态度。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用"鸿冥岂复惊尘网,鹗荐虚闻达帝台"来比喻自己和隐士一样,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人不受尘世琐事的干扰,他们的思想和见解能够超越世俗的桎梏,似鹗鸟献上虚妄传闻给帝王,象征着智者的思想传达给世人。

最后两句"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间杖屐喜相陪"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他喜欢沉浸在山谷的宁静中,与杖屐(拐杖和草鞋)为伴,享受云间的漫步。这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访原仲》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的热爱。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隐逸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

  • 《西江月》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不救饥寒一点。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炉熏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 《应约访遗绡女子》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情怀意气饶。勒马住时金{左革右登}脱,亚身亲用宝灯挑。轻轻滴滴深深染,慢慢寻寻紧紧□。料想佳人初失却,几回织手摸裙腰。

  • 《满庭芳》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剪金花。

  • 《括满江红》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独。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根千里,远从西蜀。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

  • 《敬酬王明府诗》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 《舟中睡起》

    铜盘绿水浸红蕖,风卷纱幮睡足初。金殿故人如借问,为言病酒懒修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