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访赵紫芝》

意欲寻君忘路远,入城还又出城来。
菊明紫色天霜下,鱼没圆痕水垢开。
新背石碑藏素箧,冻研山砚滴香醅。
竹林好着君名姓,只恐君为禄仕催。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访赵紫芝》是宋代诗人徐照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意欲寻君忘路远,
入城还又出城来。
菊明紫色天霜下,
鱼没圆痕水垢开。
新背石碑藏素箧,
冻研山砚滴香醅。
竹林好着君名姓,
只恐君为禄仕催。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徐照访问赵紫芝的情景。诗人意欲寻访赵紫芝,但路途遥远,他进入城市,又离开城市。秋菊在紫色的天霜下绽放,鱼游动时水面上的痕迹消散。徐照背着新的石碑,将它藏在素色的箧子里,他在寒冷的山中研磨砚台,滴下香醅。他希望将赵紫芝的名字和姓氏写在竹林中,只是担心君子如赵紫芝才华横溢,是否会受到职位和功名的催迫而无法自由发展。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访问赵紫芝的心境和情景,通过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谊、自由的追求。诗中使用了对比和意象,如路途遥远、进城出城的反复,菊花明艳、水面鱼痕的消散,石碑和砚台的对比等,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赵紫芝的担心,展示了对友情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含蓄而深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生的离合和思考,展示了徐照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这首诗意境清新,给人以深入思考的空间,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追求自由、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 《题游昭画牛四图》

    云蔽天,雪欺树。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儿把牛索藏袖,拥鼻冲过缩其脰。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

  • 《旅中有感》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 《愁吟》

    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 《送真元二上人归吴中》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 《春怀六首》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