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饮食奉欢乐,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乘兴啸傲真良筹。
《访周道士》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访问道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清静自然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岂无饮食奉欢乐,
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
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
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
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
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
乘兴啸傲真良筹。
诗意:
这首诗以访问周道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诗人感叹尘世的烦扰和无趣,认为富贵权势在古今都是一样,世事如过眼烟云,唯有追求内心的快乐和真实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访问周道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厌倦,认为快乐不仅仅是饮食和娱乐,还有追求清静和与贤友共度时光的乐趣。诗人在夜晚或清晨醉酒醒来时,听到尘世琐事的闲谈,感到羞耻和无聊。然而,当诗人偶然跟随贤友访问仙子(道士)时,他们站在花槛前斟酒,品味着清雅的人生。诗人认为,尘世繁华和权势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松竹之间的清秋景色才是真实而长久的。最后,诗人提到人生的境遇如同盖棺事一样,无需过多计较,只需顺应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以真实和自由的姿态生活。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本真和自由追求的态度,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趣和对世俗的超脱思考。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