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简孔堂坏,遗经汲塚虚。
谩求芸辟蠹,先叹鲁成鱼。
旧帛愁连盖,亡篇恨蠟车。
吾家先训在,楹凿晏生庐。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废书》是宋代作者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裂的书页散落在破败的书堂中,
遗失的经书被埋在空虚的坟墓里。
我虚度时光寻求琴棋书画的艺术,
但先前我为鲁迅所叹息:成为渔人。
旧时的锦缎让我感到忧伤,与盖被连在一起,
失去的篇章让我怀恨于蜡制的车轮。
我家先贤的教诲在我心中,
他们的楹联被凿刻在晏子的草庐上。
诗意:
《废书》描绘了作者对废弃的书籍和失落的文化遗产的忧思。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对文化衰败的痛心。通过描述断裂的书页和遗失的经书,以及失去的篇章和旧时的锦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文化的怀念和对当下文化荒废的无奈。
赏析:
《废书》通过对废弃书籍和失落文化的描绘,展示了宋代士人对文化衰败的忧虑和无奈。诗中的断裂的书页、遗失的经书、失去的篇章等意象,都表现出文化的破碎和失落。诗人通过对旧时的锦缎和楹联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文化的怀念和珍视。诗中的“先贤的教诲”和“晏子的草庐”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呈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反思和对当下现实的思考。
《废书》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当下文化状况的忧虑,呼唤人们应该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让宝贵的书籍和知识流失。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悠远的感情,让人们思考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责任。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只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客里逢春色,江梅发故枝。正应伤老大,似欲慰栖迟。雪树真相引,风花莫倒吹。南来愧何逊,吾病不难诗。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西林收雨鹁鸠灵,卷被开窗对晓晴。风日醉花花醉鸟,竹门啼过两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