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对茅山赠赐的感谢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神仙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The Jade Emperor resides in the Golden Palace, the sacred mountain is visited by many.

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Even the simplest writings still hold awe, how can one surpass the divine principles?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The temple of the cranes is close to the new home, the old country of the Dragon Gate is far away.

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The bond of departure is unbroken, a flute is played in the jade cave.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茅山赠赐的感谢之情。茅山是中国道教的圣地,诗人将茅山比喻为玉帝的居所,金阙则是指宫殿。诗人对茅山的景色感到赞叹,称其为灵山,表示其神秘而神圣。诗人虽然只是简单的书写,但仍然对神仙仙境充满敬畏,认为人类的智慧无法超越神灵的智慧。

诗中提到了鹤庙和龙门,这两个地方都是与仙境有关的象征。鹤庙被描述为新家,说明诗人与仙境的距离很近,而龙门则是旧国,说明诗人对仙境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和向往。诗人说离怀结不断,表示对仙境的思念之情无法舍弃。而玉洞一吹箫,则是对仙境的一种想象,箫声吹响,仿佛能够进入仙境,与神灵相会。

整首诗词通过对茅山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神秘而神圣的仙境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赐予的感激之情。诗词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意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感受。

  • 《偈颂二十一首》

    上元新节,处处烧灯,都城巷陌,市廛邸店。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眼到灯边。

  • 《题画四首》

    乌柏经霜叶已红,东南楼阁足秋风。画成此景还堪咏,炼在先生短句中。

  • 《王十岳金平渊山寮避暑》

    小隐空山绝四邻,野云孤鹤自相亲。谁知一径深如许,犹有敲门看竹人。

  • 《陆参议挽词》

    中外衣冠盛,流传识后凋。声名三语掾,身世半僧寮。宝晋书尤逸,坡仙隐可招。梅溪残月堕,芜没旧风标。

  • 《报孙会宗书》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 《胡蓝狱》

    去年杀韩信,今年醢彭越;徐常幸前死,诸公宁望活?丞相戮,将军诛,觖望恣肆固有迹,坐以谋反疑有无,罪止及身或收孥。杀胡党,杀蓝党,万十万人保无枉?文武军民打一网。一斗粟,一座城,一条龙,一连鹰,革左塌何纷纷,得非此辈之冤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