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作品评述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柳宗元奉答杨侍郎的长篇书信。

诗词的大意是:杨侍郎来时送了一封彩笺,我已经送回了一行回信,好像雁儿拍翅膀安慰了紧张的琴弦。翰林官员们寂寞地坐着,谁敢居功自傲,就像凤凰必须尽早飞上天空一样。一生努力,最后也只能归于平淡,虽然被称为南冠,但这个头衔终将过去。即使解除了束缚,也无缘一睹东周之景。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贞一来时送彩笺,
回信送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
鸣凤应须早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
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
无由得见东周。

这首诗通过自述和借叙的手法,表达了柳宗元对自己一生努力的总结和对官场虚荣的淡薄态度。诗中提到的彩笺和回信,象征着官场中的互动和应酬,以及个人的交往和表达。琴弦紧张的比喻,显示了官员们在职场竞争中的紧张和不安。

诗中提到的翰林寂寞,暗示了官员们的孤独和无奈,而鸣凤早上天的意象,则暗示了官员们必须抓住机会尽早获得升迁和成功。

接下来,诗中的一生归于平淡和南冠道尽了头,表达了柳宗元对自己个人成就的淡漠态度。他觉得虽然自己被赋予了南冠之名,但这个头衔迟早会过去,终将迎来平淡。

最后一句冶长虽解缧绁, 无由得见东周,柳宗元暗指自己虽然摆脱了官场的束缚,但也没有机会一睹东周的繁荣景象了。这是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也是对官场生涯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以柳宗元特有的冷峻、淡薄、豁达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看透和人生的冷静态度。作者通过自述和抒发感慨,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审慎和淡泊的精神。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