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谁说颍水不如潇湘,我们一笑相遇,快乐无尽。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岁月已晚,你仍然坚强地承受着寒霜和雪,而我却渴望回归田园生活。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铜槽中的酒杯旋转,美酒倾泻而出,玉麈(一种古代乐器)悠闲地挥舞,白日长久。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我们频繁地往来于豫州和颍州,两地的人民犹如鸡犬一样亲近,共同守卫着这片疆土。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友人子履学士的回赠之情。诗中通过对颍水与潇湘的比较,表达了相遇的喜悦和快乐。作者欣赏子履学士在岁月中的坚韧和执着,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还描绘了欢乐的场景,以及作者与子履学士之间频繁的往来,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守护家园的决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
景清佳。正倦客,凝秋思。浩无涯。递十里香芬馥,桂初华。向碧叶。露芳葩。为粟粒、鹅儿情淡薄,倩西风染就丹砂。不比黄金雨,灿余霞。送幽梦,到仙家。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算吟千万首,方得两三联。
圆如珠,赤如丹,倘能擘破分喫了,争不惭愧洞庭山。